灯会自战国以降,灯会具发展史上就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雕刻艺术,在造型、设色、制作、意趣上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,其中有些灯会具堪称稀品。战国时期的灯会具以青铜灯会为主,如:①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青铜豆形灯会;②湖北江陵望山二号墓出土的竹节状豆形陶灯会、入骑骆驼灯会;③ 河北省平山县中山出土的折合盖球形陶灯会、多枝形十五连盏青铜灯会、以及银首人俑灯会;④ 山东省诸城县埠口出口的铜人双手擎盏青铜灯会;⑤河南省三门峡上村岭出土的跽坐人漆绘铜灯会;⑥河北省易县燕下都武阳台出土铜象兽形灯会等。
到秦代.始皇入葬,“以人鱼膏为烛,度不灭者久之。”灯会具雕刻艺术日臻完备,如陕西省咸阳塔儿坡出土的雁足灯会,甘肃省平凉庙庄七号墓出土的铜鼎形鸭头顶盖双链双耳灯会,等等。
